毕业三年,去国企和去外企的大学生有什么差别?

2018年5月15日   点击人次: 209   

 

毕业之后,是在体制内奋斗?还是去外企拼搏?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在薪资涨幅、和就业满意度方面有什么不同?麦可思数据为你揭秘——

 

round 1:月收入与涨幅比一比


1.jpg

 

可以看出,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“中外合资/外资/独资”单位就业的三年后月收入(7697元)最高;而在“民营企业/个体”就业的三年后月收入涨幅最大,为111%。

 

2.jpg

可以看出,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在“民营企业/个体”就业的三年后月收入最高(5527元),月收入涨幅比例也最大,为91%。

 

round 2:就业满意度哪家强?



3.jpg

 

可以看出,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用人单位类型是“政府机构/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”(73%),就业满意度最低的用人单位类型是“民营企业/个体”(61%)。

 

4.jpg

 

可以看出,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用人单位类型是“政府机构/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”(67%),就业满意度最低的用人单位类型是“民营企业/个体”(58%)。

 

数据说明

麦可思曾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(2014年初完成,回收全国样本约26.8万份,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1.4万,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5.3万),2016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,回收全国样本约5万份,其中本科生样本约2.5万,高职高专生样本约2.5万。


本文转自麦可思研究